二维码

行业资讯

【最新重磅】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初设评审大纲(2020 年)-基建技经(2020) 37 号

2020-07-28    来源:    作者:佚名  浏览次数:5149
基建技经(2020) 37 号 国网基建部关于印发
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初设评审大纲(2020 年)的通知

       国网基建部为进一步加强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初设评审管理,持续提升三维设计初设评审能力和评审标准化水平,结合三维设计及初设评审实际,国网基建部组织对三维设计初设评审的适用范围、资料要求、评审内容和要点,以及评审意见相关结论内容进行了细化和完善,修订形成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初设评审大纲(2020年) ,自2020年6月23日起, <<国网基建部关于印发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初设评审大纲的通知>> (基建技经(2018) 44 号)同时废止。


总体原则



       三维设计初设评审管理总体原则为"安全可靠、规范管理,优化方案、合理造价,精准控制、优质高效",必须严格遵守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审批管理通用制度的相关规定。

  本大纲适用于开展三维设计的输变电工程,其他工程可参照执行。


资料要求


1.三维设计初设预审、评审需提交的设计文件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工程核准、批复文件;

(2) 水文气象报告、地质勘察报告、环评水保报告;

(3) 各类协议;

(4) 初步设计说明书;

(5) 设备材料清册;

(6) 概算书;

(7) 设计图纸及相关专题报告;

(8) 变电站工程三维模型文件;

(9) 线路工程三维模型文件;

(10) 其他。


2. 设计文件内容深度应满足《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Q/ GDW 10166) 系列标准、《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技术导则)) (Q/ GDW 11798) 系列标准、《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模型交互规范)) (Q/GDW 11809) 、《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建模规范)) (Q/ GDW 11810) 系列标准、《输变电工程数字化移交技术导则)) ( Q/ GDW 11812) 系列标准等文件的要求。


3. 初步设计评审收口后,三维模型成果应按相关规定要求移交"电网工程数字化管理应用"。


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初设评审内容及评审要点


 评审内容及要点 

总体要求


1.三维设计模型坐标系统、度量单位、建模要求、配色原则和属性定义是否满足Q/GDW 11798 、Q/GDW 11809 、Q/ GDW 11810等的要求。


2. 主要工程量是否从三维设计模型中提取,并完成自动统计。包括完成建模的设备、主要材料量等与设备材料清册的一致性。


3. 主要图纸是否从三维设计模型中直接提取,三维模型与送审图纸的一致性,图纸是否满足《电力工程制图标准)) (DL/T5028) 要求。


变电站(换流站)工程

1.评审要点

(1) 通过三维设计模型,查看工程整体概况、建设规模、站址位置、出线走廊规划、接线型式、空间布置方案等信息的正确性、合理性D


(2) 对户均站、换流站阀厅等空间布置复杂的工程,重点利用三维模型准确测量关键位置空间尺寸,优化工程电气布置、总平面布置、主要建(构)筑物结构型式等。


(3) 通过三维设计模型检查各专业协同情况,包括空间及地下隐蔽工程的碰撞。


(4) 利用三维设计模型精准统计工程量,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偏差。


(5) 通过三维设计成果检查变电站(换流站)进出线走廊规划方案正确性、合理性口


2. 评审内容

( 1) 电气一次


a. 检查电气主接线逻辑模型,评审是否包含建设规模、各电压等级接线方式、设备配置情况、设备名称、主要电气参数、导体型号等主要信息,逻辑模型应是否物理模型相关联,主接线方案是否合理。


b. 检查电气一次设备及材料二维设计成果,评审主要设备和材料的建模是否完整;设备是否采用通用模型,没有通用模型的设备建模是否达到通用模型深度;设备建模层级结构、模型几何精度、属性细度是否符合QGDW 11809 和QGDW 11810. 1 的要求。


c. 评审全站主要电气一次设备、设施及材料的三维布置方案及工程量是否合理,包括配电装置布置设计、三维电气安全净距校验等。


d. 检查防雷、接地设施三维设计成果,评审模型是否完整;评审模型几何精度、属性细度是否符合QGDW 11809 和QGDW11810.1 的要求。


8. 评审防雷保护方案及工程量是否合理,是否完成三维防雷保护范围校验。


(2) 二次系统

a. 检查二次系统设备三维设计成果,评审模型是否完整;评审模型几何精度、属性细度是否符合QGDW 11809 和QGDW11810.1 的要求。


b. 评审控制保护、计量和通信等屏柜及蓄电池的布置方案是否合理。


(3) 总图

a. 基于初步设计阶段要求的数字高程模型和工程总装模型,评审站区总布置、场地及周边设施设计方案。


b. 评审地理坐标系统是否采用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 ,高程系统信息是否采用1985 国家高程基准。


c. 检查站址场地及周边设施的三维设计成果,评审模型是否完整,包括道路(含进站道路)、围墙、支挡结构、户外主要地下管沟和电缆沟道、隔声屏障等,并检查其布置设计及主要工程量口


d. 评审是否完成基于数字高程模型对场地及边坡的分析,实现土石方平衡计算和竖向布置设计,并检查场平主要工程量。


e. 评审电缆通道布置方案是否合理。


f. 根据全站布置方案,评审站区征地范围的符合性。


g. 评审总图布置方案的优化情况。包括站区全专业模型的协同、配合,软、硬碰撞检查。


(4) 建筑物

a. 检查站内建筑物的三维设计成果。评审全站建筑物设计方案和布置方案是否合理D


b. 评审全站建筑物模型属性信息,包括名称、设计使用年限、火灾危险性分类和耐火等级、建筑面积、建筑层数、建筑高度、房间功能划分等。


C. 评审建筑物模型是否完整,包括建筑外立面、墙体、构配件及室外附属设施。评审主要生产建筑和辅助建筑室内各层主要平面及空阐布局是否合理。


d. 检查三维建筑模型的结构选型和计算分析的正确性。主体结构、基础模型是否完整。


e. 评审建筑物与设备、外部设施及地下电缆沟、管道、基础等的协同、配合,软、硬碰撞情况。


f. 评审建筑物内部沟道、水管、基础、埋管等的协同、配合,软、硬碰撞情况。


(5) 构支架及设备基础


a. 检查构支架及主要设备基础约三维设计成果。评审构支架及设备基础模型是否完整,包括构架梁、柱、基础;支架上部主体结构、基础;主要设备基础、油坑、防火墙等口并检查其布置设计及主要工程量。


b. 评审构架、避雷线塔、独立避雷针等设施及基础模型。


C. 评审设备支架的主体结构模型口


d. 评审主要设备(变压器、高抗、组合电器、断路器)基础、油坑和防火墙模型D


e. 评审构支架及设备基础与地下电缆沟、水管、基础、埋管等的协同、配合,软、硬碰撞情况。


(6) 水工暖通

a. 检查水工暖通设施和管道的三维设计成果。评审水工暖通三维模型及属性信息是否完整。评审其布置设计及主要工程量。


b. 评审给排水(含消防)干管是否包含管径、材质、标高手口坡度等属性信息。


C. 评审是否完成水池、事故油池、集水井、阀门井、消火栓井、检查井等主要构筑物模型。


d. 检查暖通主要设备、风管、水管模型,属性信息包含管径、材质和标高等。


架空输电线路工程

1.评审要点

(1) 通过三维设计模型,查看工程整体概况、建设规模、路径走向、杆塔初排位空间布置方案等信息的正确性、合理性。


(2) 评审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电网专题数据、电网空间数据、输电线路通道数据、工程测量数据等数据完整性。


(3) 利用工程地理信息系统、架空输电线路三维设计模型,评审路径多方案比选及优化、变电站进出线等通道拥挤地段和大跨越等特殊区段塔位布置、通道清理工程量统计等内容。


(4) 利用工程地理信息系统、架空输电线路三维设计模型,检查导、地线相关计算的数据获取情况;进行必要的金具绝缘子串三维模型的碰撞检查。


(5) 杆塔三维模型应准确反映杆塔型式和外形尺寸,包含使用条件、材料、铁塔重量、基础作用力等工程属性,通过三维模型评审杆塔选型和配置的合理性。


(6) 结合勘测数据、地理信息数据,评审基础配置方案。


(7) 基于三维设计模型中相关数据,实现杆塔、金具绝缘子串、基础等工程量统计,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偏差,提高评审质量,精准工程造价。


2. 评审内容

(1) 线路路径

a. 查看线路工程通道三维模型,评审路径方案是否与可研路径基本一致,优化方案是否可行。在路径长度、耐张塔比例、单公里塔基数、林木砍伐量、房屋拆迁量、交通、地形、海拔、重要交叉跨越等方面对多路径方案进行比选,对推荐路径方案的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进行评价。


b. 评审杆塔排位及优化情况,查看线路三维模型杆塔初排位情况,核查塔位、塔型、呼高、档距、弧垂等正确合理性。


c. 检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电网专题数据、电网空间数据、输电线路通道数据、工程测量数据等完整性,与工程设计边界条件的符合性。


d. 基于工程地理信息系统,评审变电站进出线位置、方向、与已建和拟建线路的相互关系以及远近期过渡方案,与远期规划出线的适应性,出线走廊综合利用合理性。


8. 核查线路通道三维地理模型建模情况,评审通道清理(建筑物、树木及管线等)范围、特征等属性信息的标示及工程量的统计情况。核实走廊清理工程量、房屋拆迁面积和类型、重要交叉跨越数量,林区长度、树木砍伐及跨越数量,厂矿企业移改规

模及数量。


f. 依托地理信息系统核实地形比例。


(2) 线路电气

a. 核查全线路导、地线以及金具绝缘子串三维模型精度、属性细度,导、地线相关计算、金具绝缘子串设计。


b. 基于三维模型,核实线路相序及其连接是否准确合理核实换位方式是否正确合理。


c. 评审重要交叉跨越段、特殊交叉段及线路走廊紧张段的线路二维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核查三维空间距离。


d. 检查新规划塔型三维塔头问隙的合理性、正确性。


(3) 线路结构

a. 检查杆塔三维设计成果。评审杆塔选型、外形尺寸、使用条件、单基重量等信息的准确性。


b. 检查杆塔基础三维设计成果,评审基础选型及配置方案的合理性。


c. 评审机械化施工的施工范围、道路修筑、材料站设置等设计方案。


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技术

      道亨时代紧跟电力行业在新建35kV及以上输变电工程全面应用三维设计的行业趋势,先后发布了三维输电线路设计软件、三维变电设计软件、三维电缆设计软件,全面支撑电力设计企业开展三维设计工作。同时,公司以基于BIM的三维设计为切入点,将BIM技术应用在电网资产建设和管理的全生命周期,最终实现电网信息化三维协同设计,电网工程基于BIM技术的数字化交付,基于BIM技术的工程建设过程管控以及资产运行维护的可视化管理。【点击观看】


 评审意见及要求 


        除常规评审意见l均容外,还应在评审主要结论中新增"三维设计"章节,对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水平进行总体评价。


1.变电工程三维设计

      提交的三维设计成果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包括工程模型完整性、模型几何精度、属性细度等;主要工程量是否从三维设计模型中提取;主要图纸与三维设计模型是否相符;主要电气设备模型采用通用模型的情况。


2. 线路工程三维设计

       提交的三维设计成果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包括通道地理信息模型和工程模型完整性、模型几何精度、属性细度等;主要工程量是否从三维设计模型中提取;主要图纸与三维设计模型是否相符;杆塔、基础和金具等模型采用通用模型的情况。



其他要求 

1.召开初设评审会议时,设计单位应结合设计方案介绍,三维设计成果进行演示汇报。

2. 在评审现场,设计单位应携带相关三维设计软硬件设备具备可浏览、可编辑功能,便于现场设计优化


来源:电力勘测设计及施工运维

山东泉舜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电话:0533-3810080

手机:18906436880

传真:0533-3810258

邮箱:quanshunsheji@163.com

邮编:255000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中润大道远景

玉城1号楼

在线留言